【2024一次搞懂】感覺統合是什麼?如何評估?失調會好嗎?治療訓練?|醫師爸10大問題總整理

【一句話秒懂】感覺統合:就是「腦部整合外界七種感覺訊息的能力」。分別是:視聽嗅味觸覺 + 本體覺與前庭覺。若腦部無法順利整合,則稱為感覺統合失調。


 

過去多年來,鄭惟仁醫師爸在林口長庚,並擔任臺灣早期療育學會秘書長時,治療許多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。但因門診時間緊迫,許多話來不及述說。遠方的家人朋友,也因時間與距離阻隔,無法無時無刻在旁治療與陪伴。

為了不留遺憾,醫師爸將多年來在林口長庚與臺灣早期療育學會,整理給家人朋友的感覺統合10大問題,分享給正因小孩感覺統合失調,卻無法來到診間的你。話不多說,就讓鄭惟仁醫師爸來跟你分享「感覺統合失調10大問題總整理」吧!


 

▋醫師爸,感覺統合是什麼?

感覺統合,就是腦部整合外界「七種感覺訊息」的能力,分別是:視聽嗅味觸覺 + 本體覺與前庭覺。若腦部無法順利整合,則稱為感覺統合失調。

 

▋醫師爸,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?如何評估?

感覺統合失調,代表腦部無法整合上述的七種感覺「視聽嗅味觸 + 本體覺與前庭覺」。會導致知覺、動作、語言、認知障礙、情緒及行為控制不良等問題。

例如:動作不協調、東西拿不穩、容易跌倒等協調障礙、做事缺乏組織性、自我管理差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、學習力差、特定感覺特別敏感或遲鈍等發展遲緩狀況)

因此感覺統合失調,影響的層面很廣。因為不僅影響到感覺、動作、 語言、認知、人際關係、情緒及行為。更進一步影響到日常生活,與社會參與生活品質。

 

▋醫師爸,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是什麼?

造成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很多,像是遺傳、腦部缺氧、環境毒素(如:鉛中毒導致腦部損傷)。也可能因為現代的孩子常被過度保護、活動環境缺乏多樣化、空間太小、使小孩缺乏外在環境的刺激,導致訓練感覺統合的機會被剝奪。

 

▋醫師爸,感覺統合失調如何評估鑑定?

因此,若是爸媽發現家中的寶貝,有懷疑感覺統合失調時,建議帶至兒童復健科來做評估,由專業的醫療團隊來為小孩做全面性的評估

 

▋醫師爸,感覺統合失調如何訓練?

感覺統合的訓練,最重要的一環便是「玩」,能夠幫助一般或是感覺統合異常的孩子發展。父母應多鼓勵孩子玩,或與其他孩子一起玩,來訓練感覺訊息的整合。像是:前後側翻滾、跑跳、公園中常有的盪鞦韆、翹翹板、攀爬架、旋轉地球及溜滑梯等,都是訓練感覺統合很好的遊戲。

感覺統合訓練的重點,並非僅僅是促進發展,更是以發展健康的人格為目的。

 

▋醫師爸,感覺統合失調會好嗎?不治療會怎麼樣?

感覺統合失調往往包含不只一種面向。例如:智能障礙的孩子在各面向皆普遍落後、自閉症的孩子則表現在社會情緒面向。身為爸媽的我們,應善用政府提供給0-6歲的兒童預防保健健康檢查,讓專業醫師幫孩子做完整的評估,透過及早診斷與早期治療,一起陪伴孩子,跟上同齡孩子的發展。

 

▋醫師爸,感覺統合失調要看哪一科?如何治療?

感覺統合失調要看復健科,早期治療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。孩子的治療,主要是看哪一方面的失調?復健科醫師,再依照孩子發展遲緩的面向,安排由職能治療老師、物理治療老師、語言治療老師、心理治療老師。跨專業的整合團隊,一起來陪伴孩子,促進孩子的日常生活、活動參與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。

 
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