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4一次搞懂】PRP生長因子治療:有效嗎?缺點禁忌?副作用?|醫師爸10大問題總整理

【一句話秒懂】PRP生長因子治療:就是「透過萃取血液中的生長因子,讓更多生長細胞來修復受傷病灶」,加速病灶修復癒合與強化組織避免再次受傷。


 

過去多年來,鄭惟仁醫師爸在林口長庚,並擔任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學術長時,以PRP生長因子治療治療許多病人。但因門診時間緊迫,許多話來不及述說。遠方的家人與朋友,也因時間與距離的阻隔,無法隨時在旁治療與陪伴。

為了不留遺憾,醫師爸將多年來在林口長庚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時,整理給家人朋友的PRP生長因子10大問題,分享給正困惑什麼是PRP生長因子治療,卻無法來到診間的你。話不多說,就讓鄭惟仁醫師爸來跟你分享「PRP生長因子治療10大問題總整理」吧!

 

▋醫師爸,PRP生長因子治療是什麼?

PRP生長因子治療:就是「透過萃取血液中的生長因子,讓更多細胞一同修復受傷的組織」。找更多生長細胞去修復病灶,加速病灶癒合與強化。

PRP生長因子,全名Platelet-rich plasma (PRP)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。在抽血後,將血漿離心製備,萃取出內部之生長修復因子。將此高濃度生長修復因子,在超音波的精準引導定位下,注射至受傷之組織。加速受傷組織的修復與生長,並強化組織避免反覆受傷。

 

▋醫師爸,PRP生長因子治療的缺點是什麼?副作用是什麼?

(1)PRP生長因子治療,跟打疫苗一樣,是侵入性的治療。需透過打針的方式將PRP生長修復因子注射到病灶處。只要打針就一定會產生針孔,有時會引起痠麻腫痛或瘀青等風險。

→因此,接受PRP生長因子注射時,可以在「超音波的引導定位」下進行精準治療,避免造成其他健康組織的損傷。

(2) PRP生長因子注射,生長因子會在病灶處修復與生長。因此有些人注射的組織在被注射後,會因病灶的修復與生長刺激而感到痠脹與不適。

→注射後若有不適,可以熱敷與電療來緩解。或服用醫師開立之「非消炎類止痛藥」來緩解刺激修復所造成的不適感。

 

(3)有些人打針會有「暈針」的狀況。

→有些人對於打針會因心理壓力與過度緊張造成頭暈。可回想以前打疫苗是否有暈針?若有,請告知醫師,請於注射前避免空腹,造成血糖過低。也可以「躺著的姿勢」接受注射,避免暈針。

 

▋醫師爸,PRP生長因子治療的禁忌是什麼?

(1)有血液或凝血方面疾病者【請告知醫師】

→血小板低下、凝血功能異常、血栓病史、敗血症或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者,可能增加注射部位出血的機會。請告知醫師,由醫師評估是否注射?

→注射後應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,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。

 

(2)懷孕、惡性腫瘤、或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【請告知醫師】

→PRP生長因子治療為打針刺激,若懷孕中、身體某部位有惡性腫瘤、或過去注射曾有嚴重不良反應者:請告知醫師,由醫師評估是否注射?

 

(3)治療處正嚴重局部感染【不建議注射】

→若欲治療的病灶,正處於嚴重的局部感染,不建議再去刺激感染處。應先以「控制感染」為第一處理事項,可待感染控制完畢後,再做注射即可。

 

(4)開放式骨折,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全斷【不建議注射】

→嚴重的開放式骨折,應先以「固定與復位」為第一優先處理事項。肌肉肌腱若是在全面斷裂的狀況下,要靠注射修復之效果較為有限。

 

▋醫師爸,PRP生長因子治療健保給付嗎?保險給付嗎?

PRP生長因子治療健保無給付,為自費治療。而保險是否給付?需視所購買的保單與保險公司而定。若有保險之考量,請於就診時告知醫師,並詢問保險公司該保單的相關細節,因各家保險公司情況均不同。

 

▋醫師爸,PRP生長因子治療有效嗎?多久打一次?打幾次?

PRP生長因子治療,是將血液中濃縮的生長細胞,注射在受傷病灶,來加速病灶的修復癒合與生長。修復生長速度,會隨不同疾病、不同嚴重度而有所不同。不同年齡的個體細胞生長能力也有所差異。

一般而言,建議先注射一次後,再視「個人修復程度」與「個人活動需求」:來評估個體的修復能力,和未來所需的治療次數。

治療頻率,每2-4週可重新注射一次。不建議太過密集,因需時間讓身體細胞進行修復。嚴重受傷或年長患者則需更長的修復時間與治療次數。增生療法,根據研究統計:對80%的患者有效。

 

▋醫師爸,PRP生長因子治療,打完恢復期要做什麼?

PRP生長因子治療,是將血液中濃縮的生長細胞,注射在受傷病灶,來加速病灶的修復癒合與生長。因此打後的7-14天恢復期中,注射處有些人會有痠脹痛的感覺(症狀會逐漸減輕)。以下為注射後恢復期的注意事項:

(1)注射後,可立即熱療和電療。促進生長因子活化,增進修復效果。也可減少注射後的痠脹不適感。若有牽引治療,注射當日需暫停一次。

(2)可服用「非消炎」止痛藥來緩解痠脹感,部份患者的痠痛期較長,與新陳

代謝與修復能力有關。可於家中熱敷與按摩,促進代謝與修復。

(3)攝取足夠之營養:蛋白質、維他命、水份與充足睡眠。宜持續配合復健治療、拉筋伸展運動,促進修復效果更佳。

(4)注射完後兩週,為使生長細胞充分修復,建議先暫停高強度劇烈運動

(5)常見副作用為瘀青,少數人會暈針、打針後麻,大多數會自然修復

 

▋醫師爸,PRP生長因子治療,如何避免失敗?預防復發?

醫師爸常說「事出必有因,受傷必有因」。治療的重點在於找出受傷的病因,並對症精準治療。

  1. 現今醫療進步且科技發達,可透過超音波影像來精準定位病因

→不但能在超音波的影像下,確認問題病灶之外。更能將修復藥物精準注射在受傷病灶處。省下了過去許多找不到病灶,盲目治療的冤枉路。

  1. 治療後的重點,在於找出「受傷的原因」,並避免再次受傷

→除了透過熱療促進循環活化,電療增進組織修復之外。

→可透過姿態與動作的調整,避免傷害持續累積。並學習運動與伸展技巧,強化組織,預防再次受傷。

 
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