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4一次搞懂】0-2歲寶寶健康7大重點:爸媽如何檢查?需要看醫生嗎?|醫師爸總整理
【一句話總結】7大觀察重點 (1)頭頂囟門 (2)皮膚眼神 (3)胃口食欲 (4)睡眠活力 (5)呼吸急促 (6)肚子脹起 (7)大小便
過去多年來,鄭惟仁醫師爸在林口長庚,並擔任臺灣早期療育學會秘書長時,在兒童早療門診照顧許多家長與孩子,很常被父母詢問,孩子的各種健康問題。但因門診時間緊迫,許多話來不及述說。遠方的家人朋友,也因時間與距離阻隔,無法無時無刻在旁治療與陪伴。
為了不留遺憾,醫師爸將多年來在林口長庚與臺灣早期療育學會,整理給家人朋友的「0-2歲寶寶健康7大重點」。分享同樣在育兒路上的你。話不多說,就讓鄭惟仁醫師爸來跟你分享「0-2歲寶寶健康7大重點」!
寶寶剛出生,不會用「說話」來講哪裡不舒服。唯一的方法就是「哭」。新手父母的我們,在育兒著這條路上,如何知道寶寶生病了?以下讓醫師爸,整理 7 大觀察重點。陪伴你在剛成為爸媽的路上,看懂寶寶的求救訊號,知道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。
▋頭頂囟門是否凸起或凹陷?
因為寶寶在1歲半以前,頭頂的前囟門尚未密合。你可以透過觀察寶寶頭頂的囟門是凸起或凹陷?來觀察寶寶健康的狀況。
- 如果凸出,又有發燒等症狀?注意是否有腦膜炎。
- 如果凹陷,又有拉肚子、胃口不佳等症狀?注意是否有脫水。
▋皮膚和臉色眼神是否異常?
皮膚與眼神,是觀察寶寶身體的重點。你可以跟其他小孩互相比較,看看家裡寶寶的皮膚和眼神是否有不一樣的情況?
# 寶寶皮膚觀察重點:
- 皮膚看起來如果太黃?注意是否有黃疸。
- 皮膚看起來如果太蒼白?注意是否有貧血或生病。
- 皮膚看起來如果發紅?注意是否有發燒。
# 寶寶眼神觀察重點:
眼神如果呆滯或上吊?注意是否抽筋或中樞神經病變。
結論:臉色跟眼神通常有異,都是代表生病,請盡早看醫生。
▋胃口跟食欲是否降低?
胃口跟食欲明顯降低,同時有發燒或流口水的狀況?要注意是否有口腔發炎或腸病毒感染。爸媽要注意,如果寶寶胃口跟食欲明顯降低,都是代表生病,請盡早看醫生。
▋睡眠跟活力是否降低?
寶寶如果睡眠習慣突然改變?變得難入眠或嗜睡,或是活動力下降,都是代表生病,請盡早看醫生。
▋呼吸是否急促?
寶寶如果呼吸急促、呼吸有奇怪的聲音?呼吸時胸部肋骨往下凹陷?代表可能有呼吸道的疾病,請盡早看醫生。
▋肚子是否脹起來?
寶寶的肚子如果脹起來?摸起來硬硬的?或有發燒嘔吐?代表生病請盡早看醫生。
▋大小便的次數及樣子?
大便次數增加,呈現水狀或是有黏液、血絲?代表有腸胃炎。1 - 2個月大的寶寶,如果大便顏色是淡鵝黃色或淡灰白色?可能有膽道問題。小便次數減少,尿液呈現棕紅色,代表生病,請盡早看醫生。